聯(lián)系我們
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13號
020-38688888
510630
當前位置:首頁 > 本院動態(tài)
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雙聘教授任超然團隊在光療改善腦功能神經機制方向取得新進展
發(fā)布者:系統(tǒng)主管 發(fā)布時間:2024/07/11
環(huán)境中的光深刻地影響著機體諸多生理功能,。除了參與形成視覺外,,光還具有調節(jié)情緒、認知,、疼痛及節(jié)律等非成像視覺功能(non-image-forming visual functions),。比如臨床研究發(fā)現(xiàn)亮光治療(bright light therapy)可以改善多種類型瘙癢患者的癥狀。然而,,光療止癢作用的神經機制尚不明確,。
近日,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雙聘教授任超然團隊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 Reports上以“A visual circuit related to the parabrachial nucleus for the antipruritic effects of bright light treatment”為題發(fā)表研究論文,。該論文報道了亮光治療可通過激活“視網膜(Retina)-腹側外膝體(vLGN/IGL)-外側臂旁核(LPBN)”神經通路緩解瘙癢誘發(fā)的抓撓行為的最新研究成果,。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博士后胡崢芳為論文的第一作者。
本研究通過建立組胺,、氯喹及化合物48/80誘導的急性瘙癢模型,,發(fā)現(xiàn)亮光干預可通過激活LPBN相關光信息傳導通路緩解小鼠的抓撓行為。具體來說,,亮光可通過激活小鼠視網膜中一類表達SMI-32的對光反應型神經節(jié)細胞(RGCs),,進而激活vLGN/IGL內部分GABA能神經元,后者可通過直接投射進一步抑制LPBN內CaMKIIα陽性神經元的活動,。作者發(fā)現(xiàn)遺傳特異性激活投射至vLGN/IGL的RGCs或“vLGN/IGL-LPBN”神經通路均可顯著減少抓撓行為,。此外,作者通過系列實驗證明亮光對瘙癢的緩解作用依賴于“RGCs-vLGN/IGL-LPBN”神經通路的介導(圖1),。上述結果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非成像系統(tǒng)結構和功能內涵的理解,,也有望為臨床光療策略在瘙癢相關疾病中的治療提供新依據(jù)。
圖1 亮光緩解瘙癢的神經環(huán)路機制示意圖
初審:鄭丹娜
復審:羅志權
終審:王昊